a – 理性分析 RTX5050游戏本能不能买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近期有几款搭载RTX5050的游戏本已经开售,而且已经有相关测试数据。虽然我们还没有拿到RTX5050的游戏本,不同综合网络上出现的测试数据,不妨讨论一下,RTX5050游戏本到底值不值得买,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买RTX5050游戏本。 关于移动版RTX5050的规格,它有着2560个CUDA核心,频率1500-2662MHz,功耗最高115W,拥有8GB GDDR7显存,显存位宽128bit,支持DLSS4多帧生成技术。规格上可以说的点并不多,核心规格与移动版RTX4050基本一样,只是架构升级。好在用上了GDDR7的显存,而桌面版仍然是GDDR6显存,这一点很有意思。 性能方面,移动版RTX5050的综合性能非常接近移动版RTX4060,在极限性能方面,移动版RTX4060要更强一些,不过在100W以下,两者的性能表现基本一致。好在移动版RTX5050支持DLSS4的多帧生成,所以在支持该技术的游戏中,理论上会有更好的表现。 引用自笔吧评测室 以上算是背景,下面我们就聊一下,RTX5050游戏本在什么情况下值得考虑。我们重点从价格角度分析。 由于它的性能与RTX4060游戏本的性能比较接近,而现如今RTX4060游戏本的价格可以说已经杀红了眼,在国补的加持下,部分RTX4060游戏本的价格已经下探到5000元以内,甚至还有4200元的RTX4060游戏本,绝大多数在4800-5500元之间。 恰巧的是,一些主打高性价比的RTX5060游戏本的价格,国补之后的售价就在5000-5500元之间。也就是说,留给RTX5050游戏本的价格区间真的不多。绝大多数RTX5050游戏本机型的价格段可能会落在5000-6000元之间,部分主打高性价比的机型,那就有可能低于5000元,与RTX4060游戏本的价格重叠。 那么,这几个价格段下,RTX5050游戏本值得选吗?目前来看,只要国补后的价格超过6000元,基本就不用考虑RTX5050游戏本了,毕竟部分一线品牌的RTX5060游戏本,也有6300元左右的机型可选。而在5000-6000元之间,仍有一些素质不错的RTX5060游戏本,只不过是二三线品牌。从性能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薄纱RTX5050游戏本。 也就是说,现阶段比较适合RTX5050游戏本的价格段,可能是国补后低于5000元,接替RTX4060游戏本。不过尴尬的是,移动版RTX5050与移动版RTX4060的性能基本一致,甚至极限性能还不如移动版RTX4060。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最适合移动版RTX5050游戏本的售价,应该是国补后4500左右,当然,这只是对消费者友好的理想情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下面提到的价格都是国补之后的价格: 1、如果RTX5050游戏本的价格在6000元以上,不论品牌都不推荐; 2、对于极度重视品牌、售后、品控的玩家,可以考虑5000-6000元之间,一线大厂推出的RTX5050游戏本,推荐价位在5500元左右; 3、注重性价比的玩家,5000-5500元可以考虑几款二三线品牌的RTX5060游戏本; 4、个人认为最适合RTX5050游戏本的价位段,应该在4500元左右。 另外,移动版RTX5050其实是比较适合全能本机型,毕竟它本身的功耗就不高,在95W左右就能够达到最大性能,功耗并不算特别高。当然,搭载移动版RTX5050的全能本,它的价格就可能会更高一些了,毕竟与之搭配的屏幕等部件的成本要更高。这类机型就不在此次讨论的范围内了。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理性分析 RTX5050游戏本能不能买https://nb.zol.com.cn/1011/10112162.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1011/10112162.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1011/10112162.html report 2517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近期有几款搭载RTX5050的游戏本已经开售,而且已经有相关测试数据。虽然我们还没有拿到RTX5050的游戏本,不同综合网络上出现的测试数据,不妨讨论一下,RTX5050游戏本到底值不值得买,或者什么情况下可以买RTX5050游戏本。关于移动版RTX50…

a – 秒出搜索结果 实时字幕翻译 Windows 11四大新功能解析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PC行业,AI技术除了向硬件层面迈进之外,其实已经逐步落地到软件、深入到系统层面。就比如微软即将为新版Windows 11系统带来的四大全新功能特性,就是基于AI技术对系统操控方面的一次革命性进化。这些新功能使得Windows 11系统在搜索、生产力应用等方面获得优化,从而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出色的体验。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这些新功能到底为Windows 11系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在Windows 11未来的版本更新中,Recall「回顾」、Live Caption「带翻译功能的实时字幕」、Advance Search「增强搜索」以及Click to Do「单击以执行」,四大新特性,将成为Windows 11系统真正迈入AI时代的标志。 「回顾」是新版Windows 11的重磅功能,它允许用户使用自然语言指令轻松回忆和找寻此前在PC上看过的各类应用内容,无需在不同应用里逐个查找。 该功能通过高频次系统截图的形式打通了不同应用的历史记录,同时借助英特尔、AMD处理器的NPU完成后台对截图内包含的应用信息、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的分析,从而构建每台设备专属的使用记录时间线,用户可以随时回溯或通过自然语言查找符合的记录。比如笔者直接模糊搜索一个关键词,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里所有跟这一关键词有关的内容都会呈现在「回顾」界面,查找起来非常方便。 另外大家也不用担心隐私安全问题。因为「回顾」功能会借助Windows Hello人脸/指纹验证+Bitlocker磁盘加密实现双重防护,每次编辑和查看记录操作都确保是本人,所有记录在本地的文件都会通过加密防止被恶意窃取。「回顾」还能对抓取的应用范围、存储大小、记录时间等设定做严格筛选。 另外,如果是企业IT运维人员的话,可以进一步对「回顾」功能进行更为严苛的限制。甚至可以直接关闭这项功能。或者关闭磁盘加密或Windows Hello的任意一个选项也可以直接禁用「回顾」功能,从而减少数据和隐私安全造成的泄密问题。 Live Caption「带翻译功能的实时字幕」可以说是将不少商务用户最迫切的实时翻译功能直接集成到了系统层面,它会调用英特尔、AMD处理器的NPU进行本地计算,支持将40多个国家的语言实时翻译为英文,以及将20多个国家的语言实时翻译成中文,而且因为是直接集成在系统层面的功能,所以即便在离线状态下也能正常使用。如果像笔者这样经常参加跨国会议,经常去国外出差的话,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付费软件,即可实现简单的实时翻译转录。另外在观看外语视频时,也可以进行实时翻译,非常方便。 Advance search「增强搜索」则是强化了搜索效率。以往搜索文件只能靠文件名和扩展名进行检索,速度慢,还容易因记忆偏差而无法直接搜索到。「增强搜索」功能则是通过本地AI大模型的帮助,对本地文件进行识别和分析,通过文件内包含的图像、文字等特征来实现自然语言指令的快速搜索。比如笔者模糊搜索一个“飞机”的关键词,很快就可以得到与飞机相关的文件搜索结果。 而且即便文件名里不直接包含“飞机”这个关键词,也同样可以通过图片、文字特征被呈现在搜索结果中。 而对比一下传统搜索,可以看到搜索非常缓慢(GIF录制速度3倍),最终搜索时间超过1分40秒都还没有出结果,笔者只能先放弃了。 Windows 11的这项新功能打通了Windows系统设置、Windows文件管理,并且能够联动OneDrive云端存储的文件搜索,让搜索变得更加简单高效。 Click to Do「单击以执行」同样也是一项非常强大的新功能。简单来说它就是PC版的“一键识屏”。用户通过Windows+鼠标左键的组合,在系统任意界面下滑动,或触屏设备从屏幕右侧边缘向左滑动即可唤醒「单击以执行」功能,并且会立刻对当前屏幕内容进行分析拆解,如果当前内容包含文字,用户就可以直接进行文字编辑、保存;而如果包含邮箱或联系人,则可以快速执行发邮件等快捷操作。如果包含图片内容的话,则可以快速对其进行二次编辑,例如去背景、调色等。 同时,该功能可以与「回顾」联动,在「回顾」中对时间线上的某段记录进行「单击以执行」的AI分析和拆解操作,打破了以往Windows系统不同文件用不同应用打开之后,才能再进行编辑或保存的固定模式,这也意味着AI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访问整个系统的任意界面。 根据笔者的实际体验,Windows 11这四大新特性都具有非常不错的实用价值,并非是那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鸡肋功能。尤其是对于商务办公用户来说,无论是回顾、增强搜索,还是单击以执行、带翻译功能的实时字幕,都是极为实用的功能,且能够解决很多系统层面以往的核心用户痛点。这四大功能的更新,就像此前Windows 11截图功能中加入录屏一样,将为相当多的生产力用户带来便利。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秒出搜索结果 实时字幕翻译 Windows 11四大新功能解析https://nb.zol.com.cn/1007/10071391.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1007/10071391.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1007/10071391.html report 3658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PC行业,AI技术除了向硬件层面迈进之外,其实已经逐步落地到软件、深入到系统层面。就比如微软即将为新版Windows […]

a – Windows笔记本触控板使用技巧 简单好用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相信绝大多数Windows笔记本的用户,应该不会怎么使用触控板,而苹果笔记本用户对于触控板的接受度就很高。原因很简单,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太难用了。这里的难用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触控板本身硬件的体验不好,另一方面是Windows系统对于触控板的软件优化不到位。其实,如果你是近几年入手的笔记本,那么触控板本身的硬件素质已经不错了,虽然与苹果笔记本还有明显差距,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用。而且Windows 11系统对于触控板的手势操作也有优化,下面我们看一下,Windows 11的几个好用的触控板手势操作。 一、双指 首先看一下双指。双指的操作非常简单,两根手指在触控板上上下左右滑动,页面也会根据滑动的方向滚动,最常用的场景就是浏览网页、文档等。它的上下滑动功能可以代替鼠标的滚轮。实际滑动操作很丝滑,体验不错。 双指左右滑动比较适合的场景是浏览左右内容超过显示画面的场景,比如放大图片、网页等场景下。不过在专业软件中,比如PS,左右滑动的方向可能和在浏览器中不一样,这一点的优化工作还是需要再加把劲。 除了上线左右双指滑动外,还支持双指捏合,在放大图片、网页的时候很好用。操作很简单,就是两根手指在触控板上捏合,与智能手机的放大、缩小操作是一样的。 二、三指 相比双指,三指的操作就比较多了,同样是三指上下左右,此外还有三指点击。 三指向上滑动对应的是打开多任务窗口,对应快捷键Windows+TAB,滑动之后可以看到所有已经打开的软件窗口。三指下滑则是最小化所有窗口,直接显示桌面。而当界面处于多任务窗口的时候,三指下滑会回到三指上划前的状态。反之也是如此。 三指左右滑动对应的是切换前台显示的应用程序窗口,对应ALT+TAB,操作稍微需要注意一下,那就是左右滑动的时候,切换程序的界面会根据左右滑动方向在多个窗口上切换,等到目标应用窗口高亮的时候,从触控板上拿开,就自动切换至对应软件了。 三指点击对应的是搜索功能,这一点就没啥好说的了。此外,用户也可以在设置中对三指滑动和三指点击的功能进行切换。 三、四指 四指的上下滑动对应的功能与三指的上下滑动是一致的,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四指左右滑动对应的功能是虚拟桌面的切换,这对于经常使用虚拟桌面的朋友来说还是很方便的。切换过程也是比较丝滑流畅的,体验也不错。 四指点击对应的功能是打开通知中心,不过从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通知中心的实用性并不是很高。好在无论是四指滑动还是四指点击,都能够在设置中进行更换,可以切换成更实用的功能。 另外,无论是三指还是四指手势,都支持切换为自定义快捷方式,只不过这里的快捷方式并不是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而且快捷键。对于有快捷键需求的朋友来说,可能会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手势的常用功能,如果你以前没有注意的话,那么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或者它能够让你更好的操作笔记本,在一些情况下摆脱鼠标,提升使用体验。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Windows笔记本触控板使用技巧 简单好用https://nb.zol.com.cn/1003/10038176.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1003/10038176.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1003/10038176.html report 2363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相信绝大多数Windows笔记本的用户,应该不会怎么使用触控板,而苹果笔记本用户对于触控板的接受度就很高。原因很简单,Windows笔记本的触控板太难用了。这里的难用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触控板本身硬件的体验不好,另一方面是Windows系统…

a – 不建议插满四根内存 看完你就知道了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现在使用的是ATX主板,或者MATX主板,那么主板上大概率会给到四个内存插槽。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是把四根内存插槽全部插满,那得多爽啊。事实上,即使主板上有四根内存插槽,我也不建议大家插满。原因很简单,四根内存插满后,性能反而会变弱。 消费级处理器所支持的内存通道一般就是双通道,而面向商用领域的处理器才会提供四通道或者八通道的支持,即使插满四根内存,它也并不是四通道,还是双通道,理论速度与正确插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的速度并不会有明显区别。 即使都是双通道,插满四根为何不如只插两根呢,原因就在内存频率上。只插两根的情况下,内存可以轻松跑到标定频率是,是没有问题的。但当插满四根内存之后,情况就变得有些复杂。一般插满四根内存之后,内存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往往会低于标称频率。比如DDR5 4800MHz内存,插两根内存的话还是4800MHz频率,但插满四根内存的话,内存频率就可能会下降到4000MHz,不然就无法稳定运行。 这自然会影响到实际的性能表现。我们以DDR5 4800MHz内存为例,当插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的时候,实测内存成绩为:内存读取74975MB/s、写入68123MB/s、复制67952MB/s、延迟79.6ns。 当如果插满四根DDR5 4800MHz内存的话,那么它的成绩就变成了这样:读取62705MB/s、写入60898MB/s、复制61452MB/s、延迟101.4ns。 从结果能明显看出,内存的读取、写入、复制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延迟也会变得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插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就够了,没必要插满四根。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台式机上,还会出现在笔记本上,没错,有一些笔记本是提供四根内存插槽的,通常是旗舰级的游戏本,插满四根内存之后同样会出现内存频率下降的情况。 既然插满会降低性能,那么主板厂商为什么要给到四个内存插槽呢?其实四个内存插槽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让用户拥有更大容量的内存。也就是说,当你需要处理的任务,对于内存容量的重要性高于内存频率的时候,那么插满四根内存是有意义的。 比如创作、建模等工作,这类工作对于内存容量的需求非常高,内存容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甚至运行专业软件的效率就会低很多,反而内存频率并不会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情况下,插满四根内存就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相信大家主要还是玩游戏、日常办公这类需求,这些需求对于内存的容量并没有太严苛的限制,反而内存频率越高,处理的速度就越快,特别是游戏,还是很吃内存带宽的。这种情况下,自然插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就足够了。 总结,对于消费级硬件来说,即使插满四根内存,其仍然是双通道,内存带宽不会有提升。反而因为插满内存后,对主板布线、处理器的内存控制器要求更高,导致内存只能以更低的频率才能稳定运行,反而降低了内存性能。对于玩家这类用户来说,内存频率的重要性要大于内存容量,所以插两根内存组成双通道就可以了。对于创作者等用户来说,内存容量的重要性要大于内存频率,所以插满四根内存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不建议插满四根内存 看完你就知道了https://nb.zol.com.cn/999/9996116.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内存 https://nb.zol.com.cn/999/9996116.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9/9996116.html report 2415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如果你现在使用的是ATX主板,或者MATX主板,那么主板上大概率会给到四个内存插槽。大家有没有想过,要是把四根内存插槽全部插满,那得多爽啊。事实上,即使主板上有四根内存插槽,我也不建议大家插满。原因很简单,四根内存插满后,性能反…

a – 移动版RTX5050性能预测分析:支持DLSS4多帧生成的RTX4060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这两天关于移动版RTX 5050的消息越来越多,可以肯定的是,移动端肯定会有RTX 5050显卡,而且很快就有相关游戏本上市。那么,移动版RTX 5050的性能到底是什么水平,随着越来越多的爆料出现,移动版RTX 5050的性能已经非常明显了,下面我们根据已有的爆料信息,分析一下。 首先看规格。从目前爆料的信息来看,移动版RTX 5050在核心规模上与移动版RTX 4050保持一致,都是2560个CUDA,而且Tensor核心也都是80个,RT核心也都是20个。不过显存稍有变化,大概率是GDDR6,但显存容量可能为8GB,显存位宽可能是128bit,显存容量和位宽要比移动版RTX 4050好一些。所以在性能提升方面,主要还是架构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以及显存容量和位宽带来的些许提升。 核心规模很接近,可以参考移动版RTX 4070和移动版RTX 5070的性能差距,移动版RTX 5070领先移动版RTX 4070约16%,这其中还有GDDR7显存带来的性能提升。搭载GDDR6显存的移动版RTX 5050,其相比移动版RTX 4050的提升幅度肯定更低。不过又考虑到移动版RTX 5050的显存容量和位宽更大,所以性能提升幅度可能很接近16%。 要注意,这里的16%性能提升是指理论性能,而不是实际游戏性能。从大量测试应该能看出,实际游戏性能的提升往往会低于理论性能提升。 移动版RTX 4050性能提升小于16%的话,那么性能基本就与移动版RTX 4060相差不大了。也就是说,移动版RTX 5050的性能可能与移动版RTX 4060差不多。 泄露的测试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泄露的数据显示,移动版RTX 5050在GeekBench中的测试成绩为,OpenCL项目得分是88727分。而移动版RTX 4060的得分是89228,分数相差非常小,几乎是一样的性能。相比移动版RTX 4050,性能提升在18%左右。 结合前面的规格、性能预测,以及泄露的成绩来看,基本可以确定,移动版RTX 5050相当于一张支持DLSS 4多帧生成的移动版RTX 4060。 其实这个成绩也算是预料之中,毕竟英伟达刀法的精湛程度,已经在RTX 40系和RTX 50系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了,新卡的性能基本就是接替上一代的更强性能版本,比如RTX 4050相当于RTX 306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移动版RTX 5050的显存容量并不算大,而且最新3A游戏对于显存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移动版RTX 5050的性能,更适合在1080P分辨率下运行3A游戏。即使有DLSS 4多帧生成的技术加持,但大家别忘了,DLSS 4多帧生成体验好的一个前提是,游戏的基础帧要在比较流畅的水平,这对于性能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2K分辨率对于移动版RTX 5050来说,可能需要适当降低画质。 总结,移动版RTX 5050的性能,大概率与移动版RTX 4060没有太明显的差别,同时支持DLSS 4的多帧生成,也能够让它在部分游戏中有着更好的表现。不过考虑到其本身性能并不算很强,再加上显存容量以及DLSS 4多帧生成对于基础帧的要求,所以移动版RTX 5050更适合在1080P分辨率下进行游戏。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移动版RTX5050性能预测分析:支持DLSS4多帧生成的RTX4060https://nb.zol.com.cn/999/9994405.html […]

a – 夏天到了 靠谱的游戏本散热优化方案都在这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最近一个月天气越来越热,游戏本用户有没有感觉到,玩游戏的时候电脑风扇噪音是不是更大了,或者温度更高了。而且最近正值618,不少用户在选购游戏本,新入手游戏本的朋友肯定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今天我们就聊一下,如何在不降低性能的前提下,优化游戏本的散热能力。 我们从软件、硬件清理和辅助工具三个方面,和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软件方面,或者说系统方面,除了自己经常用到的软件之外,像某某卫士等第三方系统优化软件,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因为这些软件导致笔记本上出现全家桶的情况,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将不用的软件卸载掉。因为这些软件往往会自启动,在游戏运行过程中占用系统资源,从而导致发热量增大。 当然,一般情况下,软件问题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只要有正常的笔记本使用习惯,一般不会因为软件造成笔记本发热过大的。 下面我们重点聊一聊硬件方面。 首先,对于用了几年的游戏本来说,是时候清理一下内部的散热模组了,特别是那些经常将游戏本放在毯子等编织物上的用户,以及养猫养狗的朋友们,一定要关注一下,笔记本的进风口、出风口有没有被棉絮、毛发、灰尘堵塞。 如果存在,那么拆机清灰是非常必要的。不放心自己动手能力的朋友,可以前往售后网点进行清灰,一般是收费的。动手能力还可以的朋友,可以简单将游戏本的后壳拆卸,用气吹、不要太硬的刷子,最好是专门清理灰尘的软毛刷,对游戏本的鳍片、风扇、出风口这些重要位置进行清理。难度并不大,只需要保持细心、耐心就可以。 其次,为游戏本增加额外的辅助散热设备,这些设备一般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种。其实这些设备的原理基本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尽量让更多的风进入到游戏本内部,从而带走热量。 被动式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瓶盖大法,用矿泉水、饮料瓶盖就可以,免费、易得,它其实就是将游戏本底部空间加大,从而提高底部的进风效率。事实上现阶段游戏本散热的一大瓶颈,就是底部进风效率。为此,不少游戏本产品底部脚垫的厚度越来越高,就是为了这一点。 比瓶盖大法优雅一些的,是入手笔记本支架,最好选择可折叠便携式,且两个支撑脚不要遮挡住游戏本的进风口。如果在意升降功能、稳定性的话,可以入手升级笔记本支架,最好选择底部托起部分挖空的设计。除了提高散热效率外,笔记本支架也能提高屏幕,使用游戏本时的姿势更加舒服,算是一举两得。 个人比较推荐笔记本支架这种辅助散热方式。 除了笔记本支架,还有笔记本散热垫,这一部分基本就是主动式散热辅助工具了。目前笔记本散热垫的受欢迎程度不如笔记本支架,一方面是美观度、便携性不如前者,还需要占用USB接口,另一方面是,笔记本散热垫自带的风扇,带来的散热效果微乎其微。 原因很简单,笔记本散热垫风扇转速并不高,所以带来的风量增加也不算大。它的风扇转速不能过高,不然噪音会比较明显。而且当底部空间足够大,进风效率的瓶颈在于游戏本风扇转速,而不是外部辅助送风,出风外部辅助送风足够给力。显然,笔记本散热垫风扇不可能像空气净化器全开那样给力。 主动式散热工具还有采用半导体制冷片的风扇,个人不推荐这种。它的原理是通过给半导体材料加电,从而形成冷热端,这意味着它需要占用USB接口,而且可能会产生冷凝水。最重要的是,它效果最好的方式是接触式,即冷端接触到笔记本的发热端。而游戏本的底壳并不会直接与散热模组接触,显然,这不适合游戏本。事实上它比较适合智能手机这样的设备。 总结,大家可以通过卸载无用软件(包括第三方优化软件)、清灰、增加辅助散热设备等方面提高游戏本的散热能力,个人比较推荐入手笔记本散热支架,将游戏本底部空间加大,增加散热效果,这也是目前比较合理,而且可以优化游戏本使用姿势的方法,可以参考一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夏天到了 靠谱的游戏本散热优化方案都在这https://nb.zol.com.cn/995/9950347.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95/9950347.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5/9950347.html report 3014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最近一个月天气越来越热,游戏本用户有没有感觉到,玩游戏的时候电脑风扇噪音是不是更大了,或者温度更高了。而且最近正值618,不少用户在选购游戏本,新入手游戏本的朋友肯定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今天我们就聊一下,如何在不降低性能的前…

a – 一文看懂 Win11到底需不需要第三方优化软件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不少朋友使用电脑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到手后先安装第三方的优化软件,比如某某安全卫士、某某电脑管家等。而这些软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诱导用户安装其他软件,很容易出现静默安全全家桶软件等问题。那么,对于Windows 11用户而言,有没有必要安装第三方优化软件。今天,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就有答案了。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用户为什么安装第三方优化软件。个人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使用第三方软件的杀毒功能;第二,为了清理系统垃圾;第三,为了给系统提速,更进一步就是,禁止第三方软件自启动。下面我们看一下,Windows 11自身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可以这么说,Windows 11具备这些能力,但不完全具备。 首先,Windows 11自带的Windows安全中心,其杀毒能力已经很不错了,应对日常使用完全足够。甚至一些破解软件的文件也会被当做病毒被拦截。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Windows安全中心的防护能力,确实不比第三方优化软件差。所以杀毒这一点,Windows 11是不需要第三方优化软件的。 其次,Windows 11确实能够清理一些系统垃圾,但清理的范围不如第三方优化软件那么全面。在Windows 11的设置—系统—存储设置中,提供了清理临时文件等功能,而且开启存储感知之后,Windows 11还能够自动清理。不过清理项目过少,不如第三方软件。 不过,使用最新Windows 11的朋友可能发现,系统中多了一个电脑管家,这是微软第一方提供的系统优化程序,功能类似于第三方优化软件,可以提供文件清理等功能,算是弥补了Windows 11自身缺失的文件清理功能。 除此之外,电脑关键也提供了拦截应用弹窗的功能,算是与时俱进。 不过,电脑管家存在一些问题,它经常会引导用户将部分设置还原成Windows 11默认设置,比如任务栏修复等。它还会引导用户下载微软自家的软件,算是广告植入的另一种方式。个人感觉这些建议很鸡肋。 最后,Windows 11是支持用户禁用软件自启动功能。用户打开任务管理器,切换至启动应用栏,就能够看到已启用或禁止的启动项,用户可以自行决定禁用哪些软件自启动。从这一点来看,确实不需要第三方优化软件。 除此之外,前面提到的电脑管家也支持禁用应用启动项的功能,不过相比任务管理器,它列出的启动项偏少。不过界面设计要不任务管理器好看不少。 相信看到这里,习惯安装第三方优化软件的朋友应该能明白,第三方优化软件的部分功能,比如杀毒、清理垃圾、禁用启动项等功能,Windows 11以及微软官方推出的电脑管家,是可以支持的。个人建议优先使用Windows 11内置的功能,再考虑电脑管家。毕竟Windows 11内置的这些功能,不会引导用户安装其他的软件,电脑管家的设计也算干净,即使有其他软件的推广链接,也不会诱导用户安装,不会出现全家桶的情况。 总结, 如果你使用第三方优化软件,看重的是杀毒、清理垃圾、禁用启动项这些基础功能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安装第三方优化软件,Windows 11可以提供类似的功能,再加上电脑管家,可以完美替代第三方优化软件。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文看懂 Win11到底需不需要第三方优化软件https://nb.zol.com.cn/994/9944961.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操作系统 https://nb.zol.com.cn/994/9944961.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4/9944961.html report 2404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不少朋友使用电脑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到手后先安装第三方的优化软件,比如某某安全卫士、某某电脑管家等。而这些软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诱导用户安装其他软件,很容易出现静默安全全家桶软件等问题。那么,对于Windows 11用户而言,有没…

a – 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

【ZOL中关村在线技术解析】应该有不少用户在618期间入手最新一代RTX50系游戏本吧,毕竟大促加国补,这个力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如果你入手的是一台16GB内存的游戏本,那么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因为今年绝大多数搭载16GB内存的RTX50系游戏本,它的性能并没有达到最大化。 之所以没有达到最大化,是因为今年的16GB内存,基本上都是单条,运行过程中一直以单通道进行数据传输。要知道,笔记本内存最佳状态是双通道,并非单通道。因为双通道下,内存的读取性能要远超单通道。 这里以DDR5 5600MHz规格的笔记本内存作为测试对象,参测的内存为单条16GB DDR5 5600MHz和双条16GB组成的32GB DDR5 5600MHz,看一看两者在内存吞吐性能方面的差距。使用的软件是AIDA64的内存与缓存测试工具。 首先是单条16GB DDR5 5600MHz,从测试结果能够看到,内存的读取速度为46226MB/s、写入速度为39222MB/s、复制速度为41166MB/s、延迟为81.8ns。这个成绩对于一条DDR5笔记本内存来说,算是比较主流的性能。 其次,我们看一下双条16GB组成的32GB DDR5 5600MHz。从测试结果能够看到,内存的读取速度为86347MB/s、写入速度为77709MB/s、复制速度为796776MB/s、延迟为113.4ns。除了延迟略有增加外,内存的读取、写入、复制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虽然没有达到翻倍,但提升幅度非常可观 而内存在游戏中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处理器与显卡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越快,自然能够提升游戏帧数。所以,升级内存可能会成为游戏本新用户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好在升级内存的难度并不大,而且目前16GB DDR5笔记本内存的价格也不贵,基本300元以内就能搞定。可能比较麻烦的问题是,需要用户自行升级,或者找售后服务升级,后者可能会产生一些手工费。 那么,为什么这一批游戏本,没有给到双通道16GB内存,或者直接上双条16GB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单条16GB内存更便于用户升级。过去16GB内存游戏本,往往给到的是2条8GB内存。但是,随着游戏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游戏本进行一些视频剪辑等创作工作,大家发现,16GB内存在一些场景下并不够用。但2条8GB内存在升级的时候,用户往往直接使用2条16GB内存进行替换,而替换下来的2条8GB内存就需要用户自行处理。用户付出的成本更高,还需要想办法卖掉2条8GB内存。所以今年绝大多数厂商直接给到单条16GB,就是为了后续用户升级的时候,省去不必要的麻烦。 第二,成本决定了16GB内存是目前主流价位游戏本的主流。可能一些朋友说,我都花了八九千买游戏本,为什么不直接给我32GB双通道内存呢?一方面,厂商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另一方面,像显卡这样的核心硬件,价格也在疯狂上涨,导致游戏本的价格居高不下。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目前16GB内存仍旧是主流价位游戏本的标配,恐怕到下半年也很难改变。 总结,现如今大家入手的RTX50系游戏本,如此内置的是16GB内存的话,那么大概率是单通道,会对最终的游戏性能产生影响。如果大家追求更高的游戏性能,那么升级成双通道内存就变得非常必要,这一点是游戏本新用户需要注意的。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入手RTX50系游戏本必看 为何升级内存如此重要https://nb.zol.com.cn/992/9924952.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92/9924952.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2/9924952.html report 2468 【ZOL中关村在线技术解析】应该有不少用户在618期间入手最新一代RTX50系游戏本吧,毕竟大促加国补,这个力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如果你入手的是一台16GB内存的游戏本,那么这篇文章对你很有用。因为今年绝大多数搭载16GB内存的RTX50系游戏本,它的性能并没有达到最大化…

a – 2025年了 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还有必要学吗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几何时,只要略懂一些电脑知识,制作系统安装U盘、重装系统这些技能基本就是必备技能。不过,近几年手机成为大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后,不少用户连解压缩文件这种操作也不知道。那么,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放在2025年还有必要学吗? 我先抛出观点: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没有必要。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越来越多的用户更接受笔记本、品牌机、DIY整机,而这些产品都预装系统。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是,DIY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如今的用户,更倾向于开箱即用,而不是自己动手。毕竟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组装电脑是一件门槛高且无趣的过程(当然,我觉得很有趣),而且可能面临很多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让我去学习化妆,我也会觉得毫无意义(直男勿喷)。大家宁愿多花钱,或者付费找相关人员进行组装,也不愿意自己动手。 第二,自己动手组装电脑的成本优势已经很小了,自然对于安装系统的需求也会变低。以往大家自己动手组装电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本会比整机便宜非常多。而近几年的情况是,DIY整机、品牌机的价格已经非常低了,甚至比我们自己购买相同硬件还低。成本优势的缺失,让动手组装电脑成为一件爱好者自娱自乐的事情。更多的用户还是倾向于成本接近,但更省事的整机。 第三,Windows 11系统有着完备的系统重置功能。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是,我作为一名PC爱好者,遇到无法修复的蓝屏等系统问题,也更倾向于系统重置,而不是系统重装。Windows 11的系统重置功能确实非常完善,整个过程的耗时也不算特别长,体验很好,这让系统安装U盘的价值进一步降低。我手里的系统盘,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用过了。 当然,以上三个原因针对的是大部分用户。对于喜欢PC硬件,或者想要自己动手组装电脑的朋友,系统U盘可以说是“我可以不用,但它不能没有”的存在。 比如追求极致性价比或者追求超高颜值的用户,DIY几乎是唯一的途径。我曾经组装过一台主机,其中的大部分硬件都是在二手平台上淘的,相比全新的硬件,成本低非常多,这种需求下,一个系统U盘就非常有必要。或者追求超高颜值主机的用户,往往对于机箱造型、风扇、水冷等部件有较高的要求,这时候就需要精心挑选相关硬件,组装完成后也需要一个系统U盘安装系统。 总结,如果你不是一名PC、DIY相关数码产品的爱好者,那么其实没有必要了解如何制作系统U盘,怎么安装系统这些技能,99%的情况是,你会选择一款笔记本或者整机,而不是自动动手组装,这些产品基本都会预装Windows系统。即使预装的不是Windows系统,官方服务人员也会帮你搞定。后续使用遇到系统问题,也能够通过系统重置功能解决。遇到无法解决的系统问题的概率是很低的。 而对于PC、DIY相关数码产品的爱好者,或许系统U盘在一年之内也用不上一次,但只要你还有这份热爱,相信我,制作系统U盘、安装系统这些技能肯定是能用的上的。我也相信,整个操作过程对你来说没有任何难度。 另外,如果大家觉得U盘装系统很有必要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呼声很高,我会出几期详细的安装Windows系统的教程。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2025年了 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还有必要学吗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操作系统 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92/9922085.html report 2469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巧应用】曾几何时,只要略懂一些电脑知识,制作系统安装U盘、重装系统这些技能基本就是必备技能。不过,近几年手机成为大家最常用的数码产品后,不少用户连解压缩文件这种操作也不知道。那么,U盘装系统这项技能,放在2025年还有必要学吗?我先抛出…

a – 鸿蒙电脑全新发布:生活办公有小艺,开启AI智慧新体验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5月19日,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的电脑——HUAWEI MateBook Pro重磅亮相,AI体验、操作系统与硬件生态的深度融合,为用户生活与办公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 其中,小艺作为全场景的系统级智能体,无处不在,轻声一唤或按一下、右键一下、拖一下、圈一下等多种操作,随时随地问问小艺,即可获得专业、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全新交互:无处不在的系统级智能体 在传统PC交互模式中,用户通常依赖键鼠、触控板进行操作,遇到复杂任务需要频繁切换窗口、调用软件,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鸿蒙电脑中的小艺通过多种自然交互方式,打破这一限制,真正做到了“随叫随到”。 对此,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唤醒小艺,如: 唤一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语音来唤醒小艺,唤醒后即可展开流畅对话; 按一下:鸿蒙电脑配备有独立小艺智慧按键,按一下即可开启小艺对话; 右键一下:点击鼠标右键弹出“问问小艺”菜单可开启; 拖一下:轻轻一拖,小艺就可以执行相关AI任务; 圈一下:圈中某表格或图片内容,AI根据使用场景提供相应能力,比如“表格提取”、“文字提取”、“描述图片”、“图片翻译”、“书籍介绍”等等。 这些多样化的唤醒方式覆盖了不同使用场景,无论是会议中快速记录、学习中检索资料,还是日常设备操控,都能实现无缝切换,极大提高操作便捷性。 除了传统语音比较常见的唤醒操作外,小艺创新性地将“右键”、“拖拽”、“圈选”纳入AI唤醒的场景,可谓对传统交互模式的一种颠覆,以“右键一下”为例,用户选中图片或文档,右键点击即可选择“问问小艺”。小艺能够智能识别文件内容并提供操作建议,如翻译、提取文字、总结重点等,这种即时响应的智能操作显著提升了日常处理效率。 “圈选”和“拖拽”交互同样如此,用户可以在屏幕上圈选任意内容,小艺即可识别并提供不同的AI功能操作;也可以将文件、图片直接拖拽至小艺窗口,小艺可以感应并推荐“总结摘要”、“提取表格”、“翻译”、“提取日程”等相关能力,协助处理任务。这些创新的交互方式让复杂任务变得轻松易行,特别适用于学习、职场、内容创作等多种高频场景。 专业问答:有问必答的知识宝库 小艺不仅是“生活工作助手”,更是“权威知识专家”。依托华为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行业优质大模型,小艺实现了“快思考”和“慢思考”的协同能力,在面对不同复杂度的问题时,能够灵活调整处理策略,既保证回答的即时性,也保障内容的专业度。 例如,当你提问“今天上海天气怎么样”、或是“打开录屏”这类明确的指令或者简单问题时,小艺将用“快思考”模式快速响应完成服务。而当你问的是一些推理、规划、创作类等复杂的问题,比如“写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歌”、“做一份考营养师证的计划”,它则会自动进入“深度思考”模式,不需要手动切换“快速回答”或者“深度思考”模式,每一次问答都能快速、高效、精准。 在面对专业领域问题时,小艺还可调用与权威数据源联动的知识体系,给出专业解读与准确参考,比如提问“上海近十年的GDP发展趋势”,小艺会将关键数据整理成图表或是统计图的形式,搭配逻辑清晰的文字总结,让信息看起来图文并茂,易于直观阅读,还会标注来源于中经数据,答案更加权威可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鸿蒙电脑上,借助小艺“知识空间”功能,本机全盘的文档都可支持问答,它能从海量的本机数据中快速检索、整合、分析,并直接生成包含答案的回复,并清晰标注信息的来源文档,如果你想查阅原文,一键点击就能跳转至原文查阅,电脑里无论存放多少工作中的数据和方案文件,都可以向小艺提问,无需花费人工查询统计分析,就能快速得到结论。 高效办公:办公场景的得力助手 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职场中,“高效”、“便捷”一直是职场人所追求的,而针对此类场景,在小艺的加持下,鸿蒙电脑的办公体验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大家在日常办公时,最繁琐的工作都有哪些?写PPT、做策划、写规划、做思维导图……这些琐碎工作往往可能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在鸿蒙电脑上,用户可以借助文档助手进行更高效的创作,比如快速生成内容丰富、布局合理的PPT;在处理文档时,它可以帮助你进行内容润色、结构优化。 小艺慧记在会议记录方面表现出色,不仅能实时记录会议内容,还能设置提醒,自动整理会议纪要,比如它可以对不同发言人的讲话内容进行跟踪,当我们需要发表意见看法时,也可以基于之前讨论迅速回答。 此外,小艺慧记支持麦克风和媒体音收音,无论在线会议或是线下研讨,能提供实时语音转文字的记录。如果会议中途需要离开,还可以提前设置好“会议托管”,一旦发言人提到提前设置好的关键词,就会触发手机提醒服务,并告知会议上提到自己的内容是什么。 当会议结束后,除了会生成相关会议纪要外,还可将会议相关的录音、纪要、截图、备注以及待办任务等保存至备忘录,方便用户随时回顾与查阅。 在全球化的今天,小艺的专业翻译功能也大显身手,无论是商务合同、学术论文,还是日常交流内容,小艺都能准确翻译多种语言,让语言不再成为交流障碍。 最后: 小艺在鸿蒙电脑上的惊艳表现,是AI向更多终端拓展的成功范例,也是华为推动AI普惠的关键一步。它打破了用户对传统电脑的固有认知,引领行业重新审视AI与终端的融合方式。 事实上,如今的小艺早已超越了基础工具范畴,不仅能熟练完成问答、搜索、翻译等任务,更进化为能理解用户需求、主动思考的智能伙伴。未来,小艺还将持续迭代升级,在用户需要高效处理事务、激发创作灵感的每一个场景中,始终作为值得信赖的“AI搭子”贴心陪伴。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鸿蒙电脑全新发布:生活办公有小艺,开启AI智慧新体验https://nb.zol.com.cn/985/9852793.html 纠错与问题建议标签:笔记本电脑 https://nb.zol.com.cn/985/9852793.html nb.zol.com.cn true 中关村在线 https://nb.zol.com.cn/985/9852793.html report 4437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5月19日,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5的电脑——HUAWEI MateBook Pro重磅亮相,AI体验、操作系统与硬件生态的深度融合,为用户生活与办公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化体验。其中,小艺作为全场景的系统级智能体,无处不在,轻声一唤或按一下、右键一下…